来源:辽宁长安

近日,白塔区人民法院通过委派调解员深入社区调研、开展普法讲座、推动现场整改等 “调解下沉” 举措,化解业主和物业公司的群体矛盾,让业主和社区工作者明晰了相关法律知识,彰显了司法为民的温度。

 

7月初,白塔区法院受理了一起某物业公司诉200余户业主拖欠物业费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。这起群体性纠纷若处理不当,极易激化矛盾,影响社区稳定。院领导高度重视,决定委托驻院特邀调解员在庭审前介入,力争通过调解化解矛盾,减少诉讼环节。

接到任务后,调解员刘卫民迅速带领团队前往涉事小区,与物业经理、社区书记、业委会主任等多方座谈。经过深入沟通,他们梳理出业主拒交物业费的核心原因:小区空置房占比达25%,部分业主常年在外;部分房屋买卖后未及时过户,产权与使用人信息不清;还有业主对物业服务不满、对业委会成立不知情,以及小区从企业自管转为市场化管理后,业主思想未能及时转变等。追根溯源,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宣传缺位,业主对物业服务内容及相关法律规定认知不足。

 

为解开业主们的“法结”与“心结”,7月9日上午9时,在南门街道南照社区一楼会议室,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讲座如期举行。刘卫民为60余名业主和社区工作人员详细解读物业服务相关法律知识,现场解答业主疑问。针对部分业主提出的物业管理问题,他还联合社区书记、物业经理、业委会主任赴现场查看,督促物业公司落实整改。

 

 

“当了十几年社区书记,头一次见法院调解员到社区当场调解,老百姓别提多欢迎了!”社区书记感慨道。这场活动不仅让业主和工作人员明晰了法律边界,更有效减少了矛盾隐患,为社区和谐添砖加瓦。

 

据悉,白塔区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“调解下沉”工作机制,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体系。通过一场场“小讲座”化解“大矛盾”,让司法公正看得见、摸得着,让司法温度直抵民心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司法为民”的深刻内涵。

 

责编:李佳阳